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「對話式 AI 時代」,我在科技業工作、部落格寫作、或者處理任何生活中的大小事,我發現自己每天與 AI 助手的互動量已經遠超過與真人的對話(真的是 i 人福音)。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:
打字量暴增!
回想以前,我們頂多在 Slack 跟同事聊幾句,現在卻要向 ChatGPT 詳細描述複雜的程式需求、跟 Claude 討論文章架構、向 Gemini 請教資料分析策略。一天下來,我發現自己的打字量至少比過去增加了3~4倍!因此,我投向語音轉文字工具 VoiceInk 的懷抱。

為什麼我開始尋找語音轉文字工具?#
語音轉文字工具(Speech-to-Text 或 Voice-to-Text)能夠即時將你說的話轉換成可編輯的文字,徹底解放你的雙手,就像有個超快速的秘書即時幫你打字一樣!
我會開始嘗試語音轉文字工具是受到 AI 研究大神 Andrej Karpathy 的啟發,在他近期的一部深度介紹大語言模型的 影片 中,他提到自己頻繁使用語音轉文字工具來與 ChatGPT、Claude 等 AI 助手互動、進行 Vibe Coding,我自己也是每天都在與這些 AI 模型打交道的人,看了大神的示範才突然意識到:明明 AI 的 多模態 特性強大到可以聽得懂我「說」的話,為什麼還要死守著鍵盤打字呢?

(截圖來源:YouTube)
ChatGPT 幫我解決程式 bug、Claude 協助我寫技術文件、Gemini 陪我發想部落格寫作—這些 AI 工具已經成為我工作與生活的日常,每一次 AI 對話都需要精確的文字描述才能得到好結果,但與 AI 對話往往是長篇大論。
隨著 AI 能力越來越強,我們對它們的依賴也越來越深,越來越常發生對著 AI 長篇大論的情境,比起一個字一個字敲鍵盤,用說的絕對比打字來得自然且快速。macOS 雖然已存在內建的 聽寫 (Dictation)功能,可以把口述內容轉換成文字、也能免費使用,但準確度實在讓人頭痛,尤其是處理中英文混合或專業術語時,常常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。
這就是為什麼選個好用的語音轉文字工具如此重要,這不再只是為工作「加分」的輔助功能,而是提升 AI 互動效率的「必備」工具。身為一個重度 Mac 使用者和 AI 工具愛好者,我開始積極尋找能夠真正提升工作效率的語音轉文字解決方案,最後選擇落腳在 VoiceInk。
VoiceInk 是什麼?功能特色一次看懂#

VoiceInk 是一款專為 macOS 設計的語音轉文字應用程式,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將你的語音即時轉換成文字,並且可以在系統的任何地方使用,不管你正在寫程式、回覆 email、還是在與 AI 助手對話,你只需要:
⌨️ 按下快捷鍵 ➜ 🎤 對電腦開口說話 ➜ 📄 你「說」的文字就會在你的眼前跳出來了!

與 macOS 內建的聽寫功能相比,VoiceInk 就像是從 Nokia 3310 升級到 iPhone 的感覺。內建聽寫經常會有莫名其妙的停頓、錯誤的斷句,而且對專業術語的識別能力實在有限。VoiceInk 則應用了 OpenAI 的 Whisper 模型,提供明顯更優秀的轉錄準確度。
在這個 AI 對話成為日常的時代,VoiceInk 根本就是必備工具。想像一下,當你需要向ChatGPT 描述一個複雜的數據分析問題、或是向 Claude 請教某個演算法的程式實作細節時,用語音輸入比打字快上好幾倍,而且更能完整表達你的想法邏輯。
更讓我驚喜的是它的價格。當我看到 VoiceInk 只需要 19 美元、而且是一次性買斷時,我幾乎沒怎麼猶豫就買了。另個 Mac 語音轉文字工具的知名產品 SuperWhisper,若購買終身授權可是要 250 美元;相較之下,VoiceInk 提供超夠用的語音轉文字核心功能,只用 19 美元—相當於三杯星巴克的價格—換到生產力的巨量提升,超級划算啊。
當時其實也是遇到台幣短期快速升值,買美金計價軟體更划算了,令我購物慾爆發 XD
VoiceInk 的優點:兩個月深度使用心得#
經過整整兩個月的深度使用,我非常確信:VoiceInk 徹底改變了我的工作流程。以下是我很喜歡的 VoiceInk 點:
🎯 轉錄準確度:無可挑剔的表現#
在準確度方面,VoiceInk 真的讓我心服口服。不管是純中文、純英文,還是我們科技工作者常用的中英文混合語言(提起 晶晶體 會不會很老人?),它都能精準識別。我測試過各種情境:
- 技術術語:「machine learning」、「neural network」、「database」這些詞彙完全沒問題
- 專有名詞:連「TensorFlow」、「PostgreSQL」、「Claude」這種特殊名稱,只要經過客製化設定,都不會錯
- 中英混合:「我需要 optimize 這個演算法的 performance」也能正確轉換

VoiceInk 還有脈絡感知(Context Awareness)功能讓它轉錄更準確:它會自動偵測你螢幕上以及剪貼簿內(cmd + C
)的內容,提高轉錄的準確度。比如當你在寫技術文件時,如果畫面上已經有「TensorFlow」這個關鍵字,它就能更精準地從你口中識別該術語。
⚡ 處理速度:近即時的轉換體驗#
VoiceInk 採用 Whisper AI 模型處理,大多時候是說完的幾秒內就立刻出現文字,沒什麼延遲感。只有當偶爾講一些很長的段落,例如跟 ChatGPT 對話我會講一大串問題,可能會花超過三秒時間轉換文字。正是因為它大多時候沒什麼延遲,我在任何任務進行語音輸入都很流暢。
VoiceInk 的轉換速度我會說是「可以做到驚艷」,我不會武斷地用「保證讓你驚艷」來形容,因為目前 AI 語音模型的轉換速度是跟精確度之間的權衡,也就是追求高轉換速度的話、轉換精確度會略為下降;反之,追求辨識更準確的模型,運算時間會長一點。
對於追求極致轉換速度的使用者,VoiceInk 支援 macOS 原生的語音轉文字模型,速度超級快、但會犧牲一點點準確度,如下圖所示,兩分鐘那麼長的語音,蘋果原生模型花費不到3秒就能轉換完成!

(來源:VoiceInk 開發者)
🔒 隱私保護:一切本地處理#
隱私對我來說至關重要,我在乎我的語音(我說的話)會不會被記錄在我無法掌握的地方。VoiceInk 最讓我安心的就是所有語音處理都在本地(local)進行,數據不會離開我的電腦。這表示我可以放心地用它來處理私人生活或工作相關的機密內容,不用擔心語音資料被上傳到某個雲端伺服器。
順帶一提,VoiceInk 是開源軟體(Github 連結),其隱私保護的實作受到全世界軟體開發者的監督。
🖥️ 系統整合:無縫的使用體驗#
VoiceInk 真正的魅力在於它的系統級整合。安裝後,你可以在 macOS 的任何應用程式中使用語音輸入:
- 在 VS Code 寫程式註解
- 在 Notion 做會議記錄
- 在 Slack 回覆團隊訊息
- 與 ChatGPT、Claude 對話
在任何工作情境、使用中文英文日文語言,VoiceInk 都能發揮。
💡 AI 增強功能:讓轉錄更精緻#
VoiceInk 具備 AI 增強功能(Enhancement),能夠自動修正語法錯誤、改進用詞,讓轉錄出來的文字更加流暢連貫,而不只是逐字轉錄,即使講話不小心結巴跳針也不怕。這個功能特別適合需要產出正式文件或專業內容的使用者。
我如果需要語音輸入英文內容,100% 會開啟這個 AI 增強功能,我的英文用字、文法、時態講得亂七八糟也沒關係,VoiceInk 會自動幫我修成像是英語母語人士一般流利,尤其寫英文 Email 時,必備此功能!
🤖 助理模式:外接強大 AI 大腦#
助理模式(Assistant Mode) 是一個獨立的進階功能,當你說「Hey!」啟用 VoiceInk 轉錄時,它會連接外部 AI 模型(如 OpenAI 的 GPT 或 Gemini Flash),變身為對話式助理。這個模式超越了基本的轉錄功能,而可以回答問題,就像直接跟 ChatGPT 或 Claude 對話一樣。
我自己常用的情境是這樣的:
- 寫程式的時候:「Hey!給我 Python 的 Function Body」
- 閱讀的時候:「Hey!請幫我摘要這篇文章」
- 寫作的時候:「Hey!我需要一個燈泡跟一個大腦的表情符號」

簡單來說,AI 增強是 VoiceInk 專注於改善轉錄文字品質的功能;而助理模式則是連接外部強大 AI 的進階功能,提供完整的 AI 問答體驗。
誠實評價:VoiceInk 的不足之處#
雖然我對 VoiceInk 整體非常滿意,但還是有一些不足:
使用者介面需要改善#
坦白說,VoiceInk 的 UI 介面設計看起來很陽春、還有很大改善空間。比起 SuperWhisper 相對成熟的介面設計,VoiceInk 有時會有操作不夠直觀的問題。不過開發者已經注意到這點,並承諾會持續改善。
另外,只是我個人喜好,但這個 APP 的 logo 應該有辦法更美觀?
功能限制#
與競爭對手相比,VoiceInk 缺少一些特定的進階功能:
- 批次音檔處理:如果你是手上有大量音訊檔案、需要同時大量轉錄,其他軟體像是 MacWhisper 比較適合
- 熱鍵切換模式:目前切換不同模式(例如上述的 AI 增強開關)需要手動操作,還不能設定快捷鍵
- 排版控制:需要換行、或是換段落時,不能直接講出「換行」來達成,還是要動手敲鍵盤
實際工作流程:VoiceInk 如何改變我的日常?#
分享 VoiceInk 如何融入我的工作流程:
📝 寫作效率大幅提升#
以前寫部落格文章或技術文件時,我打開新的空白頁面,即使已經大致知道要寫什麼,但想到要打字打好久就心累。現在我直接用 VoiceInk「說」出文章大綱、以及每個段落的重要主題,配合 VoiceInk 的 AI 增強功能,只要透過語音「說」個大約四、五次就能完成文章過半數的內容。一篇 2,000 字的文章,原本需要3小時以上的寫作時間,現在1小時就能完成初稿。
🤝 與 AI 助手的自然對話#
我很意外地喜歡這個使用情境,VoiceInk 的 AI 助手功能有點像鋼鐵人的 Jarvis、又有點像蘋果的 Hey Siri,不論我身處哪個應用程式,我可以無縫召喚 AI 助手來幫我,不用像以往使用 ChatGPT 或 Gemini 需要切到該 AI 網頁打字對話、等到回覆後,再切回來原本的應用程式。
寫程式就是我常用 AI 助手的情境之一,很多語法一時忘記怎麼寫,以前是上網 Google 搜尋、或者問 ChatGPT,現在,我直接動動嘴就有答案:

這樣的問題從打字到搜尋至少要花幾分鐘,現在用說的,不用幾秒就完成了。
另一個我超常用 AI 助手的情境:英語詞窮,尤其是寫正式的英文 Email 時,很多想表達的意思要是壓根兒講不出來,就算是 AI 也沒辦法幫我潤飾,我就乾脆用 VoiceInk 的 AI 助手無縫召喚英文小老師。例如,我會透過 VoiceInk 開口問「Hey!請給我三種『來不及完成』的英語說法」,AI 助手會幫我在螢幕上輸出:
1. Run out of time
2. Not have enough time
3. Be pressed for time
不用切換到字典軟體或網頁,留在原本的寫作區就能當場得到答案,實用!
📚 學習筆記的新方式#
讀技術書籍或論文時,我會用 VoiceInk 記錄心得和疑問。這種方式比手寫筆記快很多,而且可以更完整地保留思考過程。
這已經成為我寫筆記的新方式了,我以前打字寫筆記,為了盡量讓打字量少一點,還得要字斟句酌,現在有語音輸入,我可以無壓力的「說」出我所有思考流程、盡量記下所有資訊脈絡,這樣寫學習筆記真的輕鬆多了。
具體數據#
VoiceInk 有個有趣的功能:使用統計,紀錄我總共轉錄了多少語音、多少字、省了多少時間等等。
根據我的使用統計,經過兩個月的日常使用,我總共「說」了4個小時的時間,這些字數如果用打字的至少要9個小時,我節省了超過一半的打字時間,也就是工作效率變成兩倍快!

VoiceInk 購買建議與注意事項#
👨 適合誰使用?#
經過兩個月的深度使用,我認為 VoiceInk 特別適合以下族群:
- 內容創作者:部落客、YouTuber、Podcaster 等需要大量文字輸出的創作者,VoiceInk 可以大幅提升創作效率
- 學生族群:特別是研究生或需要寫大量報告的學生,使用語音輸入可以讓學習筆記與研究輸出更流暢地轉化為文字
- 商務人士:經常需要寫 Email、提案、會議記錄的上班族,VoiceInk 不只幫你省了打字時間、還能用 AI 增強潤飾語句,顯著提升工作效率與專業度
- 程式設計師:像我這樣的(類)工程師,寫技術文件、程式註解,或與 AI 助手討論技術問題時特別有用
- Vibe Coding 愛好者更該用!Vibe Coding 就是追求整天動嘴巴,語音轉文字軟體當然是必備武器
- AI 工具重度使用者:如果你經常使用 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 等 AI 助手、需要大量跟 AI 聊天,VoiceInk 無疑是必備工具
- 注重隱私的語音轉文字用戶:需要處理敏感資料但又想要透過 Voice-to-Text 達到高效率的專業人士
📋 購買前須知#
- 系統需求:VoiceInk 目前是 macOS 專屬,Windows 用戶需要考慮其他選擇
- 學習成本:雖然基本操作很簡單,但要充分利用 AI 智慧功能需要一些時間摸索
- 老實說,我覺得 APP 作者命名方式有待加強,像是 AI 增強功能跟 AI 助手功能名字好類似、我常常搞混
- 預期效果:雖然轉錄準確度很高,但不是 100% 完美,後續依然多少需要編輯文字語句
- 網路環境:如果要使用 AI 助手功能,需要穩定的網路連線和 API 金鑰
🔄 語音轉文字其他產品比較#
我個人很推薦使用 VoiceInk,但如果你想自行研究其他相似語音轉文字產品、多方考慮,以下是熱門競品:
- SuperWhisper:功能更全面但價格昂貴(訂閱制或一次買斷 250 美元)
- MacWhisper:專精音檔轉錄,也是不便宜(一次買斷 59 歐元)
- macOS 系統內建聽寫:免費,但準確度頗有限
- Google Doc Voice Typing:免費,但也是準確度不怎麼樣,而且只限 Google Doc 內部使用
事實上,前面提到的 AI 研究大神 Andrej Karpathy,在影片中提到他用的就是 SuperWhisper。
為什麼我最後選擇花錢購買 VoiceInk 而不是更知名的 SuperWhisper?
答案其實很單純:VoiceInk 的功能很夠我用,而且, 💸 價格超實惠 💸
作為第一次嘗試語音轉文字工具的使用者,我需要核心語音轉文字功能完善、而價格較低的選項,而且我更偏好一次性付費而非訂閱制。比起 SuperWhisper 跟 MacWhisper,VoiceInk 的 19 美元根本超便宜。更重要的是,VoiceInk 的核心功能已經足夠強大,對於我這種語音轉文字入門使用者來說,這 19 美元真的是物超所值。
總結與行動呼籲#
兩個月的使用之後,我可以很肯定地說:VoiceInk 是我 2025 年最值得的軟體投資之一。只有花 19 美元,大大增加我的生產力:
- 成本效益比:以我每天節省1~2小時計算,VoiceInk 在一個月內就回本了
- 學習投資:除了提升效率,使用語音輸入也讓我更習慣也更樂於與 AI 工具(大量地)自然對話,這在 AI 時代是很重要的技能
- 未來價值:隨著 AI 技術發展,語音互動只會越來越重要,現在就該投資未來會持續產生高價值的技能
實用又划算 (ゝ∀・)b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一條件,我強烈建議你試試 VoiceInk:
✅ 每天需要輸入大量文字
✅ 經常使用 ChatGPT 這種對話式 AI 工具
✅ 想要提升工作效率
✅ 重視隱私安全
✅ 預算有限、但想要高品質語音轉文字工具
VoiceInk 未來發展也超值得期待 🚀,開發者很積極在改善產品,VoiceInk 是個開源軟體、開發者持續公開分享與討論產品的發展方向。特別提醒:此軟體還在早期發展階段,現在的價格可能是最優惠的。隨著功能更完善和使用者增長,未來價格有機會會調漲。
立即體驗 VoiceInk 的7天免費試用,讓語音輸入成為你在 AI 時代的秘密武器!

(透過連結試用後購買,我可能會獲得小額回饋,但不會增加你的購買成本。我只推薦自己真正使用且認為有價值的產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