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轉到主要內容

關於我

好豪
作者
好豪
Google 資料科學家,以部落格寫作記錄自己的知識焦慮,記下我看過的書、寫過的程式碼、以及數據分析工作的見聞。歡迎透過 此表單 點播新文章、或者給部落格任何回饋!
目錄
好豪 好豪筆記 wilson huang

我是好豪,正在 台灣 Google 奮鬥的資料科學家
熱愛數據分析、程式設計、還有閱讀不同領域的書
我喜歡寫作,因為寫作幫助我 提升思考的深度
我將持續耕耘部落格文章,擴大知識的影響力

歡迎與我聯繫!

典型的「非典型」資料科學家
#

我相信,成為資料科學家沒有典型的路。

我對資料科學的熱情,是從大學開始的。就讀財金系的期間,是「大數據」這個關鍵字剛開始變得熱門,我基於好奇心修習了 C++ 程式設計與演算法等資工課程、並有幸受到多位教授的專題與實習指導,自此,我發現自己樂此不疲地持續深入學習資料科學這個領域。

從大學至今,我投入資料科學超過 8 年,曾在中研院鑽研推薦系統與深度學習、在手機遊戲公司從事 數據營運 與 A/B 測試、目前正在 Google 為團隊建立 商業指標體系。(更多關於我的職涯故事,歡迎參考我的 LinkedIn

多年來,我最有興趣並持續研究的主題包括推薦系統因果推論、以及 資料視覺化,也參與 機器學習競賽 精進自己的技術並向其他專家學習。鑽研資料科學的過程中,我認為 自學 是在這個領域成長最關鍵的要素。這也是我為什麼在部落格分享文章,我希望正在努力精進資料科學以及 Python 程式的你,也可以認識這些令我收穫滿滿的知識。


分享知識,讓我的熱情產生無限價值
#

開始寫部落格的 初衷,除了寫作技能修煉與建立專業個人品牌,更是因為我喜歡分享。我原本就是個超愛 寫筆記 提煉知識的人,將筆記精修、轉化成部落格文章後,陸續有讀者給我回饋,讓我知道這些知識對大家確實產生幫助,我感覺自己的筆記有無限的價值!

除了部落格文章,我也喜歡透過公開演講分享知識。如同部落格文章對我來說是個人筆記的延伸,我也認為公開演講是資料科學家工作的延伸。與刻板印象的科學家不同,資料科學家需要花非常多的心力與人溝通,尤其需要向使用資料的客戶同時傳達數據洞見與分析知識,才能達成共識、創造決策改變。

我發現這些溝通經驗可以轉換成演講形式的知識分享,以發揮更大的價值。因此,我不只在現職的部門內部已經舉行了 10 場以上的資料科學技術交流會,也樂於投入公開活動、到各界分享我的經驗,包括:

好豪 好豪筆記 wilson huang 好豪 好豪筆記 wilson huang
好豪 好豪筆記 wilson huang
在公開演講的回饋中,得知聽眾因為我的分享更喜歡資料分析與統計學 讓我十分有成就感!

如果你第一次來本部落格…
#

首先,也是最重要的,推薦你追蹤筆者好豪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,我會持續與你分享新知、還有我的資料科學見聞。

本部落格最著重的主題當然就是資料科學。我發現絕大多數人提起資料科學,都熱切地在談論機器學習、ChatGPT、或者大數據等等超夯關鍵字,而在分析戰場上真正需要的統計基石、商業思維等等能力反而容易被忽視,因此,我的部落格會特別著墨這些實務上超重要、但是少有人深入談論的主題,像是:

程式設計是資料科學家吃飯的工具,我在 PythonR 語言 跌跌撞撞學會的各種技巧與知識,都將與你分享:

閱讀書籍是我拓展自己眼界的方式。我認為,只要願意坐下來專心閱讀,就可以不受空間與時間阻礙,獲得作者累積一輩子的經驗,是十分划算且珍貴的!只要一本書有任何一個讓我產生改變的觀點,我就忍不住想寫成筆記、也寫成文章和更多人分享:

最後,只要我不是在忙上述事項,我的娛樂時間幾乎都在練吉他,我會在本部落格分享我轉譯的 吉他譜,也歡迎到我的 YouTube 頻道 聽聽我喜歡的音樂。

來聊聊吧!
#

來自你的回饋,就是我寫部落格分享知識最大的成就感與動力,所以,請找我聊聊!歡迎以下幾種聯絡方式:

我很希望收到你對資料科學議題的提問、想知道你未來期望在這個部落格看到什麼內容、或者任何給本部落格的意見回饋,請不吝讓我知道你的想法!

此外,我也樂於追求新的成長,如果有我的資料科學經驗可以發揮價值的機會,不論是課程合作知識型產品分享、或者公開演講等等,我非常有興趣挑戰擴大自己影響力、幫助更多對此領域有興趣的人。歡迎透過上述 Email、LinkedInFacebook 粉絲專頁 與我聯繫,討論合作方式。

好豪 Linkedin 好豪 Instagram 好豪 Facebook